新聞中心News
- 青島至蘇州大件運輸
- 青島至西安大件運輸
- 青島至西寧大件運輸
- 青島至福州大件運輸
- 青島至長春大件運輸
- 青島至鄭州大件運輸
- 青島至銀川大件運輸
- 青島至貴陽大件運輸
- 青島至石家莊大件運輸
- 青島至珠海大件運輸
熱點資訊 product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us
400-002-3329
- 手機:
- 18663927888
- 電話:
- 400-002-3329
- 郵箱:
- alice.guan@qingdaocy.com
- 地址:
- 山東省青島市長江中路196號
交通運輸在資源與環(huán)境方面表現(xiàn)出的不和諧現(xiàn)象
添加時間:2016-11-23 10:33 來源:淳遠國際物流 作者:tools.m0bd2.cn
1)交通運輸的資源消耗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生活和生產資料的最基本來源。我國資源稟賦較差,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人均石油擁有量僅為世界的11%。但由于人口增加、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斷增加。自然資源大幅度減少、退化和枯竭,資源短缺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制約因素,而交通運輸業(yè)消耗大量資源,尤其對土地、能源等資源的依賴性強。
在各行業(yè)中,交通運輸是占用土地最多的行業(yè)之一,并且其占地規(guī)模繼續(xù)擴大。“十一五”期間全國共新增建設用地3285萬畝,其中新增交通用地546萬畝,占建設用地增量的16.62%,平均每年新增交通用地109.2萬畝。值得關注的是,“十一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繼續(xù)加快,占地規(guī)模繼續(xù)增加。以公路為例,2005年我國公路總里程193萬公里,占地約501萬公頃,到2010年,我國公路總里程達400.82萬公里,公路建設的用地總規(guī)模應該超過1000萬公頃。
交通運輸是油氣資源消耗大戶。以國際通用口徑估計,目前我國交通行業(yè)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總用能量的10%,其中用能以油氣為主。大約95%的汽油、60%的柴油和80%的煤油被各類交通工具所消耗。隨著我國客貨運輸量的增長,交通運輸業(yè)能源消耗的規(guī)模逐年上升,能源消耗的增速高于全社會能源消耗的增速,成為我國用能增長最快的行業(yè)之一。
前面對我國整個交通運輸業(yè)的能耗狀況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其實在整個交通運輸業(yè)內部,不同運輸方式的土地和能源利用情況是不同的,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鐵路。鐵路占用土地較多。在各種運輸方式中,鐵路占地總規(guī)模僅次于公路。從單位換算周轉量占用的土地看,鐵路低于公路,與民航相當,但遠高于水運和管道。鐵路機車可分為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3種類型,分別采用煤炭、燃油(主要是柴油)、電力作為驅動能源。
第二,公路。公路運輸占地規(guī)模是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最大的。根據2000年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公路道路用地占全國交通用地的93.1%。按照完成換算周轉量占用土地的數量衡量,公路運輸也是各種運輸方式中土地利用效率最低的。公路運輸也是各種運輸方式中能源消耗較多的。公路運輸是最主要的成品油消費行業(yè)領域,也是占交通運輸業(yè)能源消費比重最大的領域。
第三,水運。水路運輸主要通過各種交通類運輸船舶承擔貨物或旅客運輸活動,主要分為內河(包括運河、湖泊)運輸、近洋/沿海運輸和遠洋運輸。水運很少占用土地資源。水路運輸中除了建設碼頭、堆場等需要占用土地資源外,基本上是利用江河湖海等自然交通資源,并且基本上不對這些水資源產生消耗。水運船舶的燃料主要是柴油。
2)交通運輸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
隨著人口的增長與機動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交通運輸以其巨大的能源消耗,給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交通運輸污染主要包括交通運輸設施和設備以發(fā)出噪聲、引起震動、排放廢氣和洗刷廢水、泄漏有害液體、散發(fā)粉塵等方式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例如,汽車尾氣和噪聲污染、水運船舶的油脂污染和船員的生活廢棄物排放對水體造成的污染、油輪海上事故造成的海洋污染、飛機發(fā)動機排放造成的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火車內燃機車排放造成的空氣污染及火車的噪聲污染等。交通運輸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又以公路運輸為主、如汽車尾氣、顆粒物、噪音等污染的排放。
從發(fā)達國家情況看,一些主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細小顆粒物、揮發(fā)性有機復合物等的排放量中,交通運輸所占的比重僅次于工業(yè),其中公路運輸污染物排放量又占交通運輸污染物排放量的60%~90%。由于最近10年中我國汽車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尤其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汽車排放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日益嚴重,估計約有50%的氮氧化物來自汽車排放,在交通擁擠的市區(qū)一氧化碳超標,光化學煙霧存在潛在危險,臭氧超標也不斷增強,在大城市中汽車排放已經成為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據2010年10月交通運輸部發(fā)布的《交通運輸行業(yè)公路水路環(huán)境公報(2009年)》數據,2009年公路水路產生8300萬噸污水32.5億標立方米廢氣,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530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500噸。另據2010年鐵道統(tǒng)計公報,2009年國家鐵路(不含控股合資鐵路)化學需氧量排放2259.78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4.01萬噸,而2010年則分別為2169.2噸和3.92萬噸。
此外,以化石燃料為主的交通運輸也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大氣中溫室氣體體積分數的增加是溫室效應加強、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溫室氣體對全球溫室效應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但其中以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作用最大,而在產生二氧化碳的人類活動中,交通運輸系統(tǒng)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占全部人類排放總量的20%以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穩(wěn)定溫室氣體的濃度,是交通運輸系統(tǒng)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各種交通噪聲中,以汽車最為嚴重。由于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且又多在人們辦公、居住的地區(qū)集散,形成極強噪聲污染。生活與工作在都市的人們無時不受到噪聲的污染,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此外,航空噪聲的影響也相當強烈,而且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傊?,交通運輸特別是汽車的噪聲污染給人們的身心健康與工作效率帶來了巨大的負作用。
從不同運輸方式產生的污染物強度來看,研究表明,客運造成的單位污染強度:鐵路是航空的20%~40%、公路的10%左右;貨運造成的單位污染強度:鐵路僅為公路的10%。按照完成單位運輸周轉量造成的環(huán)境成本測算,航空和公路客運分別是鐵路客運的2.3倍、3.3倍,航空和公路貨運分別是鐵路貨運的15.2倍、4.9倍。日本運輸部門對各種運輸方式二氧化碳排放的調查顯示:家用轎車為52%、貨車為31%、內河航運為6%、鐵路為3%、航空為3%。
客運使用私人轎車每人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鐵路的9.5倍;貨運使用家用普通卡車每噸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鐵路的13.8倍。根據德國鐵路2000年度環(huán)境報告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統(tǒng)計,客運:每百人公里公路為16.8kg、航空為13.4kg、鐵路為4.8kg;貨運:每百噸公里公路為79.8kg、航空為10.7kg、鐵路為2.6kg、水路為4.7kg。由此可見,鐵路客運產生的二氧化碳污染量僅為公路客運的1/4強;鐵路貨運產生的二氧化碳污染量只是公路貨運的1/30。
客運(人公里)和貨運(噸公里)對環(huán)境的污染強度,公路是鐵路的10倍左右。高潤田等對日本的機車、汽車、飛機的排放進行了估算和對比,對比的排放物以二氧化碳為主。對比分析中不僅考慮了運營階段,還包括了基礎設施建設、制造階段,以及維護和保養(yǎng)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在市內交通中,以通勤電動車作為比較基準,單軌鐵路、新交通系統(tǒng)、路面電車的環(huán)境負荷為基準值的2倍,公共汽車約為5倍,小汽車約為10倍;在城市近郊交通中,與電車相比,公共汽車的環(huán)境負荷為其5倍、小汽車為10倍左右;在城市間高速交通中,以新干線為比較基準,高速公共汽車為其3倍、飛機為10倍左右。
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是人類生活和生產資料的最基本來源。我國資源稟賦較差,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人均石油擁有量僅為世界的11%。但由于人口增加、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消耗不斷增加。自然資源大幅度減少、退化和枯竭,資源短缺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制約因素,而交通運輸業(yè)消耗大量資源,尤其對土地、能源等資源的依賴性強。
在各行業(yè)中,交通運輸是占用土地最多的行業(yè)之一,并且其占地規(guī)模繼續(xù)擴大。“十一五”期間全國共新增建設用地3285萬畝,其中新增交通用地546萬畝,占建設用地增量的16.62%,平均每年新增交通用地109.2萬畝。值得關注的是,“十一五”期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繼續(xù)加快,占地規(guī)模繼續(xù)增加。以公路為例,2005年我國公路總里程193萬公里,占地約501萬公頃,到2010年,我國公路總里程達400.82萬公里,公路建設的用地總規(guī)模應該超過1000萬公頃。
交通運輸是油氣資源消耗大戶。以國際通用口徑估計,目前我國交通行業(yè)能源消費量約占全國總用能量的10%,其中用能以油氣為主。大約95%的汽油、60%的柴油和80%的煤油被各類交通工具所消耗。隨著我國客貨運輸量的增長,交通運輸業(yè)能源消耗的規(guī)模逐年上升,能源消耗的增速高于全社會能源消耗的增速,成為我國用能增長最快的行業(yè)之一。
前面對我國整個交通運輸業(yè)的能耗狀況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其實在整個交通運輸業(yè)內部,不同運輸方式的土地和能源利用情況是不同的,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第一,鐵路。鐵路占用土地較多。在各種運輸方式中,鐵路占地總規(guī)模僅次于公路。從單位換算周轉量占用的土地看,鐵路低于公路,與民航相當,但遠高于水運和管道。鐵路機車可分為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3種類型,分別采用煤炭、燃油(主要是柴油)、電力作為驅動能源。
第二,公路。公路運輸占地規(guī)模是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最大的。根據2000年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公路道路用地占全國交通用地的93.1%。按照完成換算周轉量占用土地的數量衡量,公路運輸也是各種運輸方式中土地利用效率最低的。公路運輸也是各種運輸方式中能源消耗較多的。公路運輸是最主要的成品油消費行業(yè)領域,也是占交通運輸業(yè)能源消費比重最大的領域。
第三,水運。水路運輸主要通過各種交通類運輸船舶承擔貨物或旅客運輸活動,主要分為內河(包括運河、湖泊)運輸、近洋/沿海運輸和遠洋運輸。水運很少占用土地資源。水路運輸中除了建設碼頭、堆場等需要占用土地資源外,基本上是利用江河湖海等自然交通資源,并且基本上不對這些水資源產生消耗。水運船舶的燃料主要是柴油。
2)交通運輸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
隨著人口的增長與機動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交通運輸以其巨大的能源消耗,給自然環(huán)境和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交通運輸污染主要包括交通運輸設施和設備以發(fā)出噪聲、引起震動、排放廢氣和洗刷廢水、泄漏有害液體、散發(fā)粉塵等方式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例如,汽車尾氣和噪聲污染、水運船舶的油脂污染和船員的生活廢棄物排放對水體造成的污染、油輪海上事故造成的海洋污染、飛機發(fā)動機排放造成的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火車內燃機車排放造成的空氣污染及火車的噪聲污染等。交通運輸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又以公路運輸為主、如汽車尾氣、顆粒物、噪音等污染的排放。
從發(fā)達國家情況看,一些主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細小顆粒物、揮發(fā)性有機復合物等的排放量中,交通運輸所占的比重僅次于工業(yè),其中公路運輸污染物排放量又占交通運輸污染物排放量的60%~90%。由于最近10年中我國汽車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尤其在一些大城市中,由于汽車排放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日益嚴重,估計約有50%的氮氧化物來自汽車排放,在交通擁擠的市區(qū)一氧化碳超標,光化學煙霧存在潛在危險,臭氧超標也不斷增強,在大城市中汽車排放已經成為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據2010年10月交通運輸部發(fā)布的《交通運輸行業(yè)公路水路環(huán)境公報(2009年)》數據,2009年公路水路產生8300萬噸污水32.5億標立方米廢氣,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530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500噸。另據2010年鐵道統(tǒng)計公報,2009年國家鐵路(不含控股合資鐵路)化學需氧量排放2259.78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為4.01萬噸,而2010年則分別為2169.2噸和3.92萬噸。
此外,以化石燃料為主的交通運輸也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大氣中溫室氣體體積分數的增加是溫室效應加強、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溫室氣體對全球溫室效應所起的作用也不同,但其中以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作用最大,而在產生二氧化碳的人類活動中,交通運輸系統(tǒng)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占全部人類排放總量的20%以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穩(wěn)定溫室氣體的濃度,是交通運輸系統(tǒng)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各種交通噪聲中,以汽車最為嚴重。由于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且又多在人們辦公、居住的地區(qū)集散,形成極強噪聲污染。生活與工作在都市的人們無時不受到噪聲的污染,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此外,航空噪聲的影響也相當強烈,而且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傊?,交通運輸特別是汽車的噪聲污染給人們的身心健康與工作效率帶來了巨大的負作用。
從不同運輸方式產生的污染物強度來看,研究表明,客運造成的單位污染強度:鐵路是航空的20%~40%、公路的10%左右;貨運造成的單位污染強度:鐵路僅為公路的10%。按照完成單位運輸周轉量造成的環(huán)境成本測算,航空和公路客運分別是鐵路客運的2.3倍、3.3倍,航空和公路貨運分別是鐵路貨運的15.2倍、4.9倍。日本運輸部門對各種運輸方式二氧化碳排放的調查顯示:家用轎車為52%、貨車為31%、內河航運為6%、鐵路為3%、航空為3%。
客運使用私人轎車每人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鐵路的9.5倍;貨運使用家用普通卡車每噸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鐵路的13.8倍。根據德國鐵路2000年度環(huán)境報告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統(tǒng)計,客運:每百人公里公路為16.8kg、航空為13.4kg、鐵路為4.8kg;貨運:每百噸公里公路為79.8kg、航空為10.7kg、鐵路為2.6kg、水路為4.7kg。由此可見,鐵路客運產生的二氧化碳污染量僅為公路客運的1/4強;鐵路貨運產生的二氧化碳污染量只是公路貨運的1/30。
客運(人公里)和貨運(噸公里)對環(huán)境的污染強度,公路是鐵路的10倍左右。高潤田等對日本的機車、汽車、飛機的排放進行了估算和對比,對比的排放物以二氧化碳為主。對比分析中不僅考慮了運營階段,還包括了基礎設施建設、制造階段,以及維護和保養(yǎng)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在市內交通中,以通勤電動車作為比較基準,單軌鐵路、新交通系統(tǒng)、路面電車的環(huán)境負荷為基準值的2倍,公共汽車約為5倍,小汽車約為10倍;在城市近郊交通中,與電車相比,公共汽車的環(huán)境負荷為其5倍、小汽車為10倍左右;在城市間高速交通中,以新干線為比較基準,高速公共汽車為其3倍、飛機為10倍左右。